“老師,您知道月亮上的嫦娥和玉兔住在哪里嗎?”“嫦娥,老師不知道,但玉兔我知道,咱們國家首輛月球車‘玉兔號’就在這里,聽老師給大家解密我們的新科技!”大年初三一早,省科技館新年開館的第一天,“玉兔號月面展區”新年科普小課堂前吸引了不少“兔寶寶”前來打卡。順著孩子們的目光望去,一席深藍色制服、外戴“小蜜蜂”的講解員藍露丹格外引人注目,此刻的她正在堅守展廳,用一個個有意思的小故事將一顆顆愛科學的種子播種在孩子們心中。
“在給大家介紹‘玉兔號’之前,我先考考大家,大家知道‘玉兔號’上面有什么?”話音剛落,一名孩子就上前搶答,“上面有照相機!”“沒錯兒!它上面有全景相機、測月雷達等許多科學探測儀器……”藍露丹很快打開了孩子們的話匣子,和他們一起探索“玉兔號”上的科學故事。
科普輔導員是學生科學夢想的引路人,也是學生參與科技活動時的直接指導者與參與者。對藍露丹來說,入職科技館的十余年時間里,自己講解了數百次不同的展區,但這次新年展區的策劃和講解對她來說是一次全新的考驗。
“將科學知識講一遍容易,但每一遍都能講出新意、講出效果卻不容易!彼硎,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強調“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這些表述讓藍露丹有了更多的思考:時代對我們提出更高要求,自己身上的擔子更重了。
為了讓孩子們過上一個更有意義的假期,春節前,藍露丹和同事們決心做個大膽的嘗試,結合新年策劃一個全新的主題展區,這個主題展包含了各種有關于“玉兔號”和月球的教學模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玉兔號月面展區”新年科普小課堂就此誕生。
“這樣的科普小課堂真是用心了,大寶愛科學的興趣越來越濃厚了!”和藍露丹互動的孩子媽媽陶女士高興地豎起大拇指點贊科普輔導員們,這個寒假帶孩子來這里是來對了,大寶對科技有了更加直觀的感受和認識,在玩得開心的同時還能獲得知識。
其實,為了把講解的效果最大化,節前,藍露丹就下了不少功夫。那幾天,藍露丹和同事們就做了好幾次教研活動和講解演示,研究針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講解方式和策略。對于年齡稍大一些、有一定知識儲備能力的青少年,藍露丹則會偏重于理論講解、拓寬知識面;對于年紀還比較小的孩子們,她則會借助道具策劃主題活動,用寓教于樂的方式輸出知識,比如用模擬沙盤劃出等高線、設計力學蹺蹺板感受月球上的失重。
在藍露丹看來,科普輔導員要像百科全書一樣,必須精通“十八般武藝”!耙粋好的科普輔導員其實有三重身份:第一重身份是老師,要求我有充足的知識儲備;第二重身份是主持人,要求有好的語言組織能力和現場控制能力;最難的身份是演員,要求我要用肢體動作和道具去吸引觀眾!
不知不覺,一個上午的時間很快過去,孩子們來了一撥又一撥,但藍露丹不厭其煩地一次次和他們互動,看不到一絲疲態!白鳛橐幻破蛰o導員,自己能感受到的最大的幸福就是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最大的激情就是孩子們那一雙雙閃爍著好奇的眼眸!笨粗⒆觽冊诳萍拣^內不停交流、互動,她也透露出了自己的新年愿望:“希望把更多科學理念更好地傳遞給青少年們,讓他們在科技的藍海中盡情暢游!
|